:::
歷史沿革
前清時代:
暖暖區在前清時代是台北府四堡中之上石碇堡中心要地,為本省東北部最早之城鎮之一。暖暖地名是以凱達格蘭族「那那」社諧音而來,清初從大陸福建泉州移民到此懇地。
日據時代:
甲午之戰,清朝失敗,台灣、澎湖被迫割予日本, 暖暖屬於台北縣基隆支廳,民前十二年改為基隆廳轄之第二十區,民國九年台灣實施自治制度將五堵、瑪陵、暖暖三區合併成立七堵庄為台北州基隆郡轄。
光復後設區:
民國三十四年日寇戰敗投降, 台灣、澎湖重歸祖國,·當時政府將庄改制為鄉,·將郡改為區署, 暖暖仍隸屬於台北縣基隆區七堵鄉,由於暖暖八堵民眾迭向政府請求劃歸基隆市並設立暖暖區, 終於民國三十六年一月十八日將七堵鄉正式納入基隆市轄,又因人口日漸增加,政府尊重民意及便利實施地方自治起見, 遂於民國三十八年二月一日從七堵區內之八堵、暖暖劃出七里設立暖暖區治。